

4月2日,民办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工作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线上)召开,来自全国20余所民办高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大计。我们作为山东省民办高校代表应邀参会,副校长李占军教授作主旨发言,系统展示了我们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规划。
在题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实践》的主旨发言中,李占军从三个维度展开阐述。首先介绍了我们“外语+专业+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的“三维立体”育人模式。在国际交流成果方面,特别分享了与韩国、俄罗斯等6个国家12所高校建立的“语言文化双向交流机制”,以及近年来培养的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毕业生赴海外任教情况。
谈及特色实践时,李占军强调我们构建了“三位一体”教学创新体系:一是开发包含非遗技艺、黄河文化等特色模块的校本课程群,二是创建“云端书院”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跨国课堂联动,三是打造“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矩阵。这些创新举措使我们连续三年保持毕业生海外就业的持续增长。
面向未来发展,李占军提出“双轮驱动”战略规划:在师资建设方面,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建立海外研修基地、组建跨国教学团队等方式,培育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在国际合作方面,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新增5个海外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开发多语种文化教材,构建常态化中外语言文化云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为全国民办高校搭建了高水平对话平台。我们的实践经验、相关成果的展示不仅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更体现了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责任担当。
(通讯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