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院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赛22支团队角逐展创新活力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3-27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26日14:00,基础教育学院于2114教室顺利举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级选拔赛。副院长任建红主持活动,胧爱集团双创中心负责人刘黛薇、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刘刚、教研室主任袁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郑雁飞及数理教研室教师龙玫担任评审专家,22支学生团队以创新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展现青年学子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赛中,各团队以“五分钟PPT展示+答辩”的形式展开角逐,聚焦文化传承、科技融合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深度融合,如《千“汴”万化——赛博非遗数字文化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构建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青铜新韵·文化融创》通过青铜器文字脉络,挖掘中华文明中“胸怀天下”理念的历史演进;《黑陶韵·文物情:千年古陶流浪记》探索传统黑陶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回归路径。这些项目既彰显文化底蕴,又突显时代价值,展现了学生团队的跨学科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答辩环节中,评委从项目可行性、创新性及社会价值等维度进行提问与点评。刘黛薇建议团队“深化市场调研,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刘刚从文化研究角度肯定了项目的学术深度,袁蜜与郑雁飞分别就实践路径优化提出针对性建议,龙玫则强调数据支撑与逻辑严谨的重要性。参赛学生表示,评委的指导为项目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启发了对创新落地的更深思考。

副院长任建红在总结中指出,本次院赛是学院推进“双创”教育的重要实践,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推动专业学识转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方案。她强调:“创新需扎根文化土壤,更要面向时代需求。期待同学们在更高平台展现青年担当,以创新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最终晋级的优秀团队将代表学院参与后续赛事,继续深化项目内涵,角逐更高荣誉。

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通过专家指导与思维碰撞,强化了创新教育的实践导向,彰显了高校在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中的使命担当,为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基础教育学院 崔路飞 于静静)